聚力破解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祺扬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吹响了我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跨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集结号。民企兴,则湖北兴;民企强,则湖北强。民营经济作为湖北经济的主体,既是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坚实的支撑点,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发力点。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聚力破解民营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大力支持民营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1·1”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心和重点,出台“民营经济27条”“营商环境25条”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聚焦减税降费、降本减负、清欠帮困、优化环境等,打出系列“组合拳”、下了多场“红包雨”,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经营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要看到,民营经济发展不够仍是我省突出短板,民营企业经营仍面临重重困难。这次主题教育调研中,我们奔着问题和差距、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广大民营及中小企业,面对面、无记名走访调查,发现基层民营及中小企业诉求呼声很多,困难问题不少。一是生产经营困难不减。从外部看,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一些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预期不佳,“不敢投、不能投、不想投”比较普遍。从内部看,民营企业多数面临着“融资难”“创新难”“降成本难”“引才留才难”等难题,特别是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成本上升让制造业利润很薄,与房地产、电商、物流等企业相比反差较大。多数民企的创新和转型既缺乏内生动力,又缺少现实条件。总体上看,我省民营经济存在大型企业不多、治理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的突出短板,依然面临“三山”等生产经营困难,尤其是民营制造企业的困难程度更为突出。二是企业获得感不强。不少企业反映“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未能真正打破,PPP等项目投资、信贷支持、财税政策、土地供给、招标采购等方面民企难以享受平等的待遇。现在各方惠企政策很多,比如减税降费、对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产业基金、纾困基金等成百上千亿,但不少民营及中小企业获得感不强。一些部门履行职责简单化,还存在“一刀切”“踢皮球”“打太极”等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一切从自身“安全”出发,没有真正将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也没有真正建立亲清政商关系。三是政策精准度不够。在政策“供给侧”:有些政策“宽而不细、普而不专”,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有些政策比较宏观原则,缺乏刚性制约;有些政策“接天线多、接地气少”,成色不足、中看不中用;有些政策延续性不够,执行中“停电”“打折”等。在政策“执行侧”:一些惠企政策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企业知晓率不高,还有的搞选择性、象征性执行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营经济是名副其实的民本经济、民生经济、富民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实践;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惠企利民、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民营企业作为自己人,切实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立行立改、持久建制,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在推动政策落实上出“硬招”。政策的生命力一在科学二在执行。我们一方面要实施惠企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政策制定上做好深入细致调研,增强政策的统一性、连续性、精准性和刚性;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和督办的力度,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见效。要广宣传。对近年来出台的民营经济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政策辅导,提高政策通达率和知晓度。要细督查。提请开展专项督查,对照“民营经济27条”及配套政策“三张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时限清单)逐项逐条进行督办落实,对组织实施不力、不按要求推进工作、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通报和约谈。要严评估。探索政策首问负责、跟踪问效和考核评估机制,开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和暗访调查,建立政策落实大数据评价系统,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进行约谈甚至提请问责,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
在破解融资难题上出“新招”。当前,我省中小及民营企业融资整体上既难又贵还慢,仍是广大民企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我们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用心用情用力破解。要当好“参谋长”。坚持问题导向和实事求是,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敢于向融资“痛点”开刀,深入调查摸实情、一针见血摆问题,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注重总结各地成功做法,推广襄阳缓解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融资难“16条”典型经验。要当好“协调员”。推动金融监管部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尽快出台尽职免责具体办法;建立完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在全省推广“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模式;协调出台省级政府性产业基金投向管控办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倾斜比例。要当好“红媒婆”。省市县三级经信部门联动,与金融部门联手,建立重点技改项目清单、帮扶困难企业库,务实开展中小及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技改项目与基金公司、隐形冠军与“银企基保”等融资对接,提升银企对接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狠招”。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营商环境做支撑。要用好引领“风向标”。充分履行好省促进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积极出谋划策、落实服务。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民营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四大家班子领导定点联系工作制度,引导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主动帮助民企解决实际困难。要用好改革“助推器”。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扩大“先建后验”试点,严格实行涉企收费“一张清单”。协调推进“3550+100”放管服改革,如期实现改革目标。要用好服务“工具箱”。加强中小民营服务体系建设,做实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投诉服务平台,持续开展民营企业账款清欠行动,落实落细帮扶民企工作。用好考核“指挥棒”。推动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市、县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帮扶强大合力。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讲好优秀“新楚商”故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在培育骨干企业上出“实招”。要强化政策引导。研究出台支持隐形冠军企业专项政策,持续加大科技型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对“小进规”及“净增规”实施省市县三级奖补。要强化技改转型。实施新一轮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现关键工序核心装备升级换代。要强化企业家培育。持续加大“123”企业家培育力度,推广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更多民营企业上市,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湖北省经信厅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