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4年6月通过鄂州市‘千名引硕工程’来到鄂信钻石的,这里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今年,我把老婆、孩子都接来了,鄂州就是我的家。”采访中,鄂信钻石公司技术厂长周斌兴奋地告诉记者。从一个刚刚踏出校门的硕士研究生,成长为现在的技术厂长,32岁的周斌已获授权专利8篇,主持的中韩合作“有序排列高性能钻石工具”项目已成功量产,且为国内第一家。
5年来,像周斌这样通过“千名引硕工程”,引进到我市企业工作的“新鄂州人”有385名,其中129人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研发项目带头人。人才涌动,活力迸发,源于我市的引才好政策、育才好氛围。
政府作媒,广为企业招贤纳才
为广纳四方英才,让硕博人才有用武之地。我市紧盯产业转型发展这个“牛鼻子”,聚焦信息、物流、港口、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实施精准引才。市经信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当好“红娘”,精心“搭台唱戏”,每年至少对全市企业人才需求开展两轮全面摸底,建立工作台账,实行“菜单式”引才。各方共同用力,通过市内外新闻媒体,以及部门和高校网站定期发布招聘简章,广拓招聘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引才美誉度。
同时,借助我省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借力“我选湖北”、“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会,定期到高校开展毕业生交流会,让用人单位和人才面对面交流,畅通企业和硕博人才的信息渠道。近年来,已在武大、华科大、武汉理工大、中南财大等高校,成功举办招聘会20余场次,为企业招聘硕博人才205人,下好人才招聘“先手棋”。
优化政策,真心诚意留住人才
良好的政策才能引得进人才、用得好人才、留得住人才。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引才、育才、用才“全链式”政策。
为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在产业聚集区和主城区建成1093套人才公寓,硕博人才可“拎包入住”。对企业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年内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1000元的生活补贴。5年来,已累计发放补贴782万元。同时,对来鄂州开展自主创业者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最高2万元的场租补贴和200万元贴息贷款。从住房、生活到创业,一道道人才“政策大餐”,让企业硕博人才静心创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同时,经信委、人社等部门还通过定期深入企业走访、建立企业“千名引硕”人才工作群、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程做好企业硕博人才的跟踪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当地已累计为企业硕博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5件。
人才反哺,知识技术助力发展
人才引进来,更要用得好。我市牢牢把握人才流动趋势,坚持筑巢引凤,优化提升人才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让人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2011年引进到葛店人福药业公司的张阳洋博士,5年取得100多项药用辅料批文,并组建了人福药业药用辅料公司,2016年企业产值达1200万元。从鄂州梁子湖走出的姑娘但美玉,2013年通过“千名引硕工程”又回到鄂州,反哺家乡,先后完成“湖北省工业转型升级”等3项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现在已成为湖北兴欣科技公司高管和工龄最短的股东。良好的成长“软”环境,也让企业硕博人才得到快速成长,人才贡献率不断提升。
今年,对全市不同发展规模、不同产业领域的20家代表性企业成长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实施“千名引硕工程”以来,企业资产总额增长88.07%,纳税总额增长70.76%,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数增长4倍,技改投资额增长13.5倍,硕博人才在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推动发展作用显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近5年来,我市企业硕博人才需求平均年增长率达31%以上。”市委人才办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据统计,2011年我市仅27家企业需求招聘113名硕博人才,2017年初申报招聘硕博人才的企业就达68家,人才需求705名,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