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武汉清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对鄂州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特此公示。
一、规划概要
规划名称:鄂州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冶金、化工、建材行业规划
规划定位及规划时限:本规划环评中的冶金、化工、建材行业规划内容,依托鄂州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属于行业综合指导性规划,规划层级为市级。本次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期限为2016年-2020年,属中短期发展规划,规划时段与各级“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段一致。
规划目标:
2015~2020年鄂州市主要行业发展目标 |
||||||||
产业 |
2015年营业收入 |
“十三五”期间自然增量 |
“十三五”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 |
项目增量 |
2020年营业收入 |
2015~2016年增长率% |
||
“十三五”项目个数 |
投资额:亿元 |
新增销售收入 |
||||||
冶金 |
380 |
-15 |
-0.8 |
7 |
8.03 |
14.80 |
380 |
0 |
化工 |
110 |
26 |
4.3 |
28 |
44.63 |
138.35 |
280 |
16.8 |
建材 |
240 |
48 |
3.7 |
24 |
51.25 |
77.16 |
360 |
7.0 |
空间布局:根据鄂州市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及工业布局现状,发挥区域综合优势,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区域特色产业相互补充、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工业发展格局。
本次鄂州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在布局上将鄂州开发区、葛店开发区、鄂城区、红莲湖新区、三江港新区等园区作为主要载体,推动重点园区成为引领鄂州市区域创新驱动的核心,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主要平台,带动鄂州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
葛店开发区主要发展信息通信设备、北斗应用、物联网应用、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和物流等产业。鄂州开发区主要发展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电力装备、高端金属结构材料、航空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航空都市区(含鄂城新区、花湖开发区)主要发展航空材料、航空航天装备、临空制造业、智能家居、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和金融、科技服务业。三江港新区立足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加强码头和泊位建设,形成长江经济带航运物流重要节点。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梧桐湖新区、红莲湖新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健康物联网应用、高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北斗应用、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和现代服务业。
重点任务:
(1)增强创新创造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研究制定智能工厂(车间)建设标准和认定办法,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车间)。加大“两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工作推进力度,每年选择50家以上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支撑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提升“四基”发展水平
通过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引进优质企业,推进工业强基示范工程,提升“四基”发展水平,带动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产业链整体发展。
(4)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加快建设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适合智能制造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引导鼓励我市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鼓励打造拳头产品,重塑传统特色品牌,做强现有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创新品牌。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保护力度,建设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支持我市企业开发创新性产品,培育一批代表鄂州工业的精品名牌。
(5)推进绿色生产制造
加大对资源要素的硬约束力度,提升全要素产出效率,加快推进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试点。以“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梁子湖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程等七大工程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领域先进适用的成熟技术和产品。严格把握增量入口,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的企业建立退出机制,“腾笼换鸟”,为优势企业和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引导钢铁、水泥企业对标国家环保政策,实施环保改造,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在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工业化建筑等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及产品。提升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矿山尾矿、尾渣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机床、冶金、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再制造和在线制造。
二、规划分析
(1)规划与法规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本次规划符合国家和湖北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计划、《中国制造2025》及《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等上层规划,也符合鄂州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及《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方案》等同层规划。
(2)规划产业及布局协调性分析
①规划产业
坚决落实中央去产能、去库存精神,淘汰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过剩产能。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行清洁、安全生产,主攻差异化,推进产品换代、企业升级,破解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A、冶金产业
按照“控制总量、调优存量、集约发展、提高质量”的思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建筑钢材、优质板材、机械加工钢材为主体,以开发特钢、优钢新产品为重点,加强技改,打造长江中游地区优质桥梁、压力容器板材基地、机械加工优钢基地。积极鼓励模具钢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广高端真空精炼,发展长寿命模具材料。坚持循环发展理念,提高钢铁、采矿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B、建材产业
以集约、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发展建材产业,提升鄂州建材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支持水泥及其制品、工程塑胶管业、新型建材等三大成长型集群发展,推进行业内“循环”发展,形成“工业固体废弃物—新型建材—建筑业”循环链,实现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a、水泥及其制品。严格控制水泥产能盲目扩张,支持水泥龙头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积极推广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推动水泥工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转变。抓住城镇化和城市地铁、管廊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城市管廊和地铁管片、街道横穿顶管、新型建筑产业化材料等城建高端水泥预制管材。
b、工程塑胶管业。适应市场需求,支持工程塑胶管业技改扩规和资源整合,重点开发、生产新材料类塑料管道、改性与复合类塑料管道、环境友好型塑料管道和新型塑料管道系统。支持工程塑胶产业集群改造提升PVC管材管件,加快发展PE、PP-R及电热熔管材管件、大口径钢丝缠绕骨架波纹管、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引进哈工大北方管道研发中心,联合鄂州开发区机械企业发展塑胶管材成套设备产业化。
c、新型建材。以新材料应用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高分子修复性材料、复合材料窗、高仿石塑装饰板等家装建材类产品。以建筑节能为重点,充分利用粉煤灰资源,大力发展具有保温隔热性能、防水、耐久的新型环保复合墙体材料、承重墙体材料等新型墙体材料。以应急产业发展为方向,研发抗震性强、耐腐蚀、耐高温建筑材料以及产品。
C、化工产业
以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行动方案为引领,培育壮大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化工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信息化技术深度应用,实现化工产业的智能制造,推动全市化工行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
引导钢铁、水泥企业对标国家环保政策,实施环保改造,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在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窑炉)、电机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智能电网、工业化建筑等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及产品。提升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矿山尾矿、尾渣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机床、冶金、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再制造和在线制造。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坚决关停落后产能,淘汰僵尸企业。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和综合服务,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去产能目标任务,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到2017年,计划通过整治兼并改造转型,压减水泥产能420万吨,压减钢铁产能406万吨(炼铁184万吨、炼钢222万吨)。
根据工业“十三五”冶金、化工、建材行业规划的产业发展思路,可持续发展已作为做强冶金、化工、建材行业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总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的要求,产业体系符合结构调整和压缩产能要求。
②规划产业布局
在产业布局上,葛店开发区主要发展信息通信设备、北斗应用、物联网应用、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和物流等产业。鄂州开发区主要发展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电力装备、高端金属结构材料、航空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航空都市区(含鄂城新区、花湖开发区)主要发展航空材料、航空航天装备、临空制造业、智能家居、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和金融、科技服务业。三江港新区立足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加强码头和泊位建设,形成长江经济带航运物流重要节点。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梧桐湖新区、红莲湖新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健康物联网应用、高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北斗应用、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和现代服务业。
三、资源禀赋与承载力
(1)土地资源
鄂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资源丰富,鄂州开发区、葛店开发区、鄂城区、红莲湖新区、三江港新区等区域均属于鄂州市的独立工矿及开发区,不涉及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能够满足鄂州市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发展需要。
(2)水资源资源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32亿方,地下水资源量1.64亿方,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间不重复计算量1.49亿方,水资源总量9.80亿方。全市湖泊河网年末蓄水量9.41亿方。全市总供水量8.91亿方,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8.80亿方,地下水源供水量0.11亿方。通过实施水资源功能区管理,重新科学调整划定全市水环境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对江河湖泊源头水体进行特殊保护;控制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治理力度,控制主要水源水体污染。继续推进农业节水进程,建立节水农业示范点;根据国家有关节水政策,建立用水定额标准,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加大工业用水回收处理和重复利用设施的投入,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强化节水管理。能够满足鄂州市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发展需要。
(3)环境容量承载力
通过环评估算,鄂州市环境空气及地表水容量充足,能够满足鄂州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发展需要。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行天然气、电能的综合利用,合理利用资源。
②严格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项目;鼓励发展生产工艺先进,无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③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对重点废气污染源实施监督监测。监督监测的范围包括有组织废气的达标排放,无组织废气的厂界达标,周边敏感目标的环境质量达标。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提高污水接管率,提高鄂州开发区、葛店开发区、鄂城区、红莲湖新区、三江港新区等工业区生活、生产污水的收集率,将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水源建设集中的深度处理回用系统。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对鄂州开发区、葛店开发区、鄂城区、红莲湖新区、三江港新区的入园企业管理,限制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企业入园;
②加强源头控制、分区防渗、选取地下水监测点位对水位和水质进行动态监测。
③将生产生活废水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避免无组织排放对地下水的影响;
④产生废水废渣的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企业处理废水废渣的场所,废水废渣储存设施底部应全部进行硬化,做防渗处理,并在其周围设置围堰。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严格控制施工期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避免夜间施工,确保施工区周边居民不受影响;
②对入园企业噪声源进行控制,加大降噪圣杯的投资,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重点发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控制系统,进行从源头到处置场所的全过程管理,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企业产生的危废又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建设危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②生活垃圾逐步实行分类收集,统一清运管理。严格按标准配建密封式垃圾转运站,是垃圾的中转运输在密闭、机械化状态下进行,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③对于建筑垃圾的清运、堆放、处理,应由建设部门选定堆场,统一管理。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鄂州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冶金、化工、建材行业规划符合国家、湖北省及鄂州市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规划定位合理,重点发展产业明确。通过对规划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分析、论证,环评认为在执行环评环保措施及调整建议的前提下,区域资源、环境容量能够满足鄂州市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发展需要。在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引进项目严格落实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各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基础上,从环保角度分析,本规划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注意事项
本次公示的目的是听取公众对本次规划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是否支持本次规划实施,如果反对,请提出主要的反对理由;(2)本次规划的实施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3)对本次规划合理性的建议;(4)对环境影响保护措施的合理化建议;(5)其他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七、规划环评组织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鄂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联系人:耿冀
联系电话:0711-3830350
联系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北路特1号
邮编:436099
八、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武汉清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639号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38号3栋403室(光谷总部空间)
邮编:430000
联系人:赵工
联系电话:027-81710093
E-mail: 972104375@qq.com
九、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本次公示信息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公众如果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通过邮件、电话或面谈等形式向环评组织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
鄂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2月8日